近日,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揭晓,我院卫志华教授作为课程《中文信息处理》主讲教师,荣获新工科组二等奖。
卫志华教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研究工作。近年来,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6项,主持建设了“中文信息处理”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,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金沙检测线路js95教学成果5项,获评金沙检测线路js95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、优秀实习指导教师、金沙检测线路js95优秀班主任、金沙检测线路js95三八红旗手、华为云先锋教师等荣誉称号;在CVPR、IJCAI、WWW等国际会议和TPAMI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;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,主持上海市和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,组织完成了公安部重大专项1项,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,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。
《中文信息处理》是我校计算机类本科高年级专业选修课,由卫志华、苗夺谦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,团队成员包括张志飞、张红云、王睿智老师。该课程所讲述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分支,是实现智能交互的核心技术,在智能化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近年来,课程团队通过设计挑战性问题为引领的算法理论体系,构建递进式案例为载体的创新实验体系,建设产教学研用融合的数字化育人平台,打造知行合一能力内化的课程思政模式,形成了“问题引航,案例驱动,产教融合”的教学创新方法。
“问题导向”型课程知识体系设计
“案例驱动”的课程教学设计——以自动问答系统为例
“案例驱动”的课程教学设计——以自动问答系统为例
我校于2002年起由苗夺谦教授开设该课程,是国内针对本科生开设自然语言处理类课程最早的高校之一。2007年,自编教材《中文信息处理原理及应用》(第1版)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;2010年,被评为金沙检测线路js95精品课程、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;2011年,列为国家级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特色课程、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核心课程,评为教育部-IBM精品课程;2013年,获批上海市精品课程;2015年,自编教材第二版出版;2016年,教材获校优秀本科教材二等奖;2018年,获批教育部-百度产学协同育人项目;2020年,获批教育部-华为智能基座课程建设项目;2023年获评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。
在“问题引航,案例驱动,产教融合”教学模式下,近5年学生成绩稳步提升,课程综合性作业的完成质量与业界最新技术接轨。课程团队课后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竞赛奖20余项,完成大学生国创项目8项,如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、全国物联网竞赛二等奖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大数据竞赛全球二等奖(排名5/3023)等。课程结束后,学生基于课程大作业后续撰写学术论文5篇(已发表),提交发明专利4项(已授权),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(已获批),跟随负责人继续课程相关研究,取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4项,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著名企业,如百度、阿里、腾讯、讯飞等企业,从事中文信息处理相关工作人数逐年上升。
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办,旨在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,有效助力“四新”建设,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。
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助力课程思政和“四新”建设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,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,打造教学改革的风向标,学院将继续积极组织,推荐学院教师参赛。打造政治过硬、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。